世界快看:从百度云看中国数智化转型的道路

时间:2023-01-09 15:41:52       来源:环球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作者: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

过去这些年,大家说的最多的词应该就是“不确定性”了。从国家来说,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。但身处变局之中的每一个个体企业和行业,要想看准并找到一条确定的发展之路,不亚于“雾里看花”。但这又是必须的努力方向。基于科技演化的范式来判断和掌握新型产业发展的可能趋势,预测未来五年、十年,甚至更长时间的变化方向,或许是这个不确定性时代对那些走在前头的成功企业的要求。

对一个企业和行业来说,向前看不仅仅是一往无前,领袖们更需要通过向后看、向上下看、左右看,来辨别行业发展规律,预判驱动产业变局的关键因素。现在看来,日趋壮大的数字和智能经济可能正是一盘徐徐展开的“大棋”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近年来中国智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,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。从广义看,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从2017年的27.2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45.5万亿元,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。

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,需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,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。

现在没有人怀疑,未来的商业世界一定是数智化的,而数智化转型则是这条长征路上的必由之路。对每个企业而言,真正的抉择不是要不要转型,而是何时转型,如何重新开始。我们从历史角度来看,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生产流程的数字化(MRP),到八十年代末的全业务流程管理(ERP),到九十年代的客户关系管理(CRM),到最近二十年的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,很多企业可能一直走在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。但不可否认,真正实现成功转型的比重不是太高。

这提醒我们,在通往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,企业场景中应用复杂、多样、专业、门槛高等问题很可能变成了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绊脚石。这意味着转型和创新需要有可以共享的技术服务的基础设施,来克服很多企业面临的转型障碍,降低转型的成本。人工智能、云计算能打造为企业转型发展的“公共品”吗?

1月4日,IDC最新发布的《2022 H1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》给出了答案。报告显示,百度智能云一直在标准化的输出AI的底层能力,帮助企业快捷、低成本地实现“AI能力的随用随取”。以百度智能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贡献者,将“云”和“智”相结合,深入到核心场景,为产业痛点寻找解决方案。在电力领域,国家电网就依托百度AI大底座建设“两库一平台”智能基础设施。在巡检一线,无人机接到工作人员指令后,能自主完成输电线路巡检作业。在变电站,运维人员从线上接入智能调控系统,采用“一键顺控”操作,无需人员到场便可完成千伏变电站的倒闸操作。数据显示,这样做的效率提升了40—60倍,启动送电时间缩短了80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百度智能云的 “云智一体3.0”技术架构,汇聚百度在AI各个层面的关键自研技术。不久前,百度智能云更进一步,发布国内首个全栈自研的AI基础设施“AI大底座”,让企业可以快捷、低成本地实现“AI能力的随用随取”。

有了数智化经济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,那么,即便没有动辄百亿的研发成本,也能像使用水、电一样使用AI、云基础设施,每个企业因此都有机会提升数智化转型的成功概率。非常期待智能化浪潮下的中国的企业和产业,可以迎风破浪,乘云直上!

关键词: 基础设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