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就要立秋了!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。
民间有许多关于节气的谚语,和立秋相关的也有许多。
比如这一句,“早立秋冷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字面上理解就是,立秋时间要是早的话,就会比较凉快,要是时间晚的话,就会比较热了。
那么,时间的早晚,是如何界定的呢?今年的立秋是早还是晚呢?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,通常出现在公历的8月7日或8日,但由于地球运行轨迹和历法调整的原因,日期可能会有所浮动,但不会偏离太远。
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,这是中国农历的第13个节气,也是夏季与秋季的交替点。
在这一天,太阳的直射点发生改变,由北回归线移到南回归线。
这意味着夏天渐渐过去,天气开始转凉。
在古代,立秋这天,人们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或仪式,以感谢夏季的丰收,并祈求秋季的丰收。
人们还会根据立秋的到来,逐渐调整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,如收割成熟的农作物,开始播种秋季作物等。
虽然现代社会不再像古代那样,严格依据节气进行农事安排,但这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,重要的一部分。
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共度节日、参加各种庆祝活动,或是品尝与秋季相关的美食。
立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习惯。
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首先,食俗习惯。
立秋时节,人们会比较关注饮食调理。
一些地区有“立秋补秋”的习惯,认为在这一天吃一些补益的食物可以增强体质,预防秋季常见的一些疾病。
常见的食物包括柿子、桂圆、葡萄、梨、核桃等。
还有,立秋戴香囊。
一些地方还有在立秋这天戴香囊的习俗。
人们会将一些香料、草药等装在小袋子里,佩戴在身上,据信可以避邪、驱瘟疫,保佑健康平安。
其次,立秋民俗活动。
一些地方会在立秋举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,如庙会、舞狮、放风筝等。这些活动能够增添节日气氛,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庆祝节日。
立秋,一般意味着天气会逐渐变凉,炎热会慢慢散去。
然而,有趣的是,8月8日的立秋,刚好是处于三伏天期间。
要彻底出伏的话,还得等到8月19号之后。
这就意味着,立秋之后还要热上一段时间。
对于“早立秋冷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这句中,“早”和“晚”的理解,各地有着不同的说法。
目前,比较靠谱的一种就是,“早立秋”指在农历六月份的时候立秋,“晚立秋”指在农历七月份的时候立秋。
今年的8月8号,在农历上的日期就是六月二十二。
如此看来,今年的立秋,算是比较早的了。
立秋之后,也要注意“秋老虎”。
“秋老虎”现象在南方比较常见,尤其是在一些炎热的地区。
它是由于夏季的热量在立秋过后,还未完全散去,导致天气仍然较为炎热,给人们一种“夏日回潮”的感觉。
这一时期通常出现在立秋后的十几天内,时间会因地域和年份而有所不同。
需要指出的是,“秋老虎”并不是科学上的气象术语,而是一种民间的形象化表达。
气象学上认为,立秋后的天气会逐渐凉爽,标志着夏季结束,进入秋季。
然而,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,实际的天气情况可能会有所波动,导致有时在立秋后出现炎热天气,所以才有了“秋老虎”的说法。
在这个时期,需要继续采取夏季的防暑措施,如避免暴晒、注意保湿、适时补水等,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