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预报,毕竟存在概率问题。这跟当年唐山地震有些相似;
中长期预报乃至短期预报当时都已经给出。但万一到时候什么都没发生,政治影响不可估量后果也没人能承担得了。再加上之前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经验:震前会集中出现临震前兆。比如当时有个口诀“大震之前有小震(其实是前震)、小震不断大震到”。所以始终强调一方面要密切观察,希冀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证据、做出更精准预报;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一旦发生震前还来得及做出临震预报。但是海城地震是地震当天凌晨根据小震增加的征兆发出的临震预报,当时M远新主政辽宁直接拍板。上午发通知电台广播开始撤离,到晚上才发生地震。海城能做到成功预报有许多必要条件。受限于当时对地震的认知和政治环境,海城经验在唐山没能成功复制。唐山地震发生在凌晨就算临时打算疏散群众,层层请示汇报时间上往往也来不及。再说震前也没出现可供准确做出临震预报的高频前震,一上来直接就是7.8级。
我记得当初有多名地震预报工作者死在自己岗位上,基层工作确实不好做。
关键词: